您好,欢迎来到烽火台 [] [会员注册]
您现在的位置: > 烽火台 > 焦点新闻 >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

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

来源:烽火台  日期:2017/10/21 13:52:25   浏览次数:    我要收藏

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来源:证券时报
最近,南方的天气不是很太平。天空像是随时随地会破一个洞,然后落下倾盆大雨,让你瞬间湿身。
这时候,身处共享经济热潮的你,一定会机智地马上想到冲去商场甚至马路上,借一把共享雨伞来使用。可是,你环看四周,却发现近一个月到处宣告攻城掠地、吵着要投放的共享雨伞,居然连一把都没有?
这唱的是哪出戏?
共享雨伞上市遇冷
最近,媒体上关于共享雨伞丢失的新闻有点多。南昌在投放了3万把雨伞后,不到一个月时间全部消失。上海则是投放了5万把雨伞,最终路面上也是一把雨伞也没见着。更多的如深圳,单个城市投放了超过10万把雨伞,然而在近期的各种雷阵雨倾袭下,许多市民愣是也没能找到共享雨伞。
今年5月份,多家共享雨伞企业受到关注,频频在媒体上曝光,并宣布了自己的“作战计划”。随后进入6月份,各家企业开始在线下布点,最激进的当属从深圳出发的“共享e伞”,仅6月份就新投放接近10个城市。截至7月7日,“共享e伞”已经在深圳、广州、东莞、珠海、福州、赣州、苏州、南昌、长沙、桂林、杭州、上海、南宁以及贵阳投放了一共超过30万把雨伞。
但大多数的共享雨伞企业却没有这股势头。6月,OTO共享雨伞曾在上海前后投放了200把免押金、不收费、不涉密码的“三无”雨伞,结果遗失率几乎为100%。而最引人注目的一件事情莫过于,6月22日,5万把共享雨伞在杭州的火车站、地铁站、商场等地出现后,一夜之间全部被城管人员收走了,原因是存在占用公共设施。而同样的剧本,早在5月份就已经在上海上演。
更能直接体现共享雨伞行业寒意的,或许是资本的态度。自5月公布了第一笔融资后,截至今日,共享雨伞企业一共只有5家获得融资,且都为天使轮,数额最高的不过1000万元人民币,与同为共享经济系列的单车和充电宝根本没法比。近期在多个讨论共享经济的公开活动中,多名投资人更是直指共享雨伞项目“不靠谱”,市场小、需求伪、频次低、赚钱难、容易丢。有资深投资人更是直言“这么烂的方向我一点看的兴趣都没有”,也有投资人表示,共享雨伞不管从产品、技术、效率哪个角度去考量,都达不到可以投资的标准。
两种模式的比拼
目前,市面上的共享雨伞主要分两种模式:有桩和无桩。
使用有桩路线的JJ伞,通过在室内场景放置“伞架”,作为取伞和还伞的据点,丢失的情况显得少许多。其创始人张世民认为,无桩模式的雨伞,用户拿回家就会把伞仍在角落,不再使用,违背了共享的初衷。而他坚信,随着室内网点的增加,借伞还伞会越来越方便,随后再向室外场景覆盖,也能极大降低运营成本。
而尝试过无桩模式、最终一伞未回的OTO共享雨伞,其创始人刘开俭就直言,室外无桩投放共享雨伞的效果并不好,所以之后还是会走回有桩路线。同样走有桩路线的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也曾公开表态,挂在马路边的无桩模式是不可行的,会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。
而作为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家坚持走无桩路线的创业公司,共享e伞的创始人赵书平则没有把有桩模式的共享雨伞放在眼里。在他看来,有桩的共享雨伞需要固定借伞和还伞,并不是便民的表现。
而对于丢失率高的问题,赵书平日前“藏伞于民”的说法,也在行业内被广泛讨论。“我觉得你们现在都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,为什么共享雨伞一定要在大街上?他的流通方式跟共享单车是不一样的,你们现在都是在用共享单车的思维在看共享雨伞,全都是错误的。”日前,赵书平接受证券时报·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,再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。
在他看来,共享雨伞的流通方式,应当是下雨的时候有人在路上借了共享雨伞打回家或者办公室,等到下次下雨的时候或是自己使用、或是借给亲人朋友们使用,在家人和朋友之间分享,增强雨伞的延伸性,才叫做共享。“你想,每个人借了伞之后都会拿回家,不可能还下着雨就在半路还了的。我们设计就是为了让市民把雨伞带回家的。如果你能看到满大街都是雨伞了,说明我们投放的体量很大,那时候投放的量已经满了,就不会再继续增加投放了。”赵书平说。
“换个角度来讲,如果当初最早出来的是我的共享雨伞,大家现在再看共享单车,会不会就说为什么你不把单车拖回家用?现在就是形成了共享单车的惯性思维,认为共享就必须满大街都是,这是不对的。共享应该是需要你去偶遇的,而不是固定点,碰上了才能拿来使用。”
而面对有桩路线企业对无桩的质疑,赵书平认为,担心丢失率高的企业,只能说是“他们对自己的产品没信心”。“如果你对产品有信心,为什么要怕老百姓拿回家?共享雨伞的场景本来就是老百姓把雨伞拿出来再从外面流回家,如果雨伞不带回家,共享雨伞就失去了意义。”
对于采用电子锁、对雨伞进行定位的说法,赵书平认为,电子锁的成本太高,且雨伞的使用年限相比机械锁将大大降低,在雨伞这种低成本的行业里面采用,并不合适。
押金和广告让商业模式“看起来很美”
对于投资人的普遍不看好,创业者则坚定地摇头反对。
OTO创始人刘开俭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共享雨伞的生意可能需要一亿美元。对于一些数额只有一两百万的投资意愿,他全部拒绝了。但他也直言,他们失败的几率可能是99.9%。
任何一个创业项目,如果商业模式不清晰,必然很难受到资本的关注。而对于共享雨伞企业来说,押金和广告成为了他们的主要收入,也是他们给资本提供的“看起来很美”的商业模式。
“共享雨伞是刚需,这个方向一定是正确的。”张世民说,随着市面上的共享雨伞数量越来越多,不少过去不太感兴趣的人已经在主动来寻求合作。在他看来,有桩模式下,每一个物理网点都是稀缺资源,一旦JJ伞在某个场景投放,就有了排他性,这些资源将会成为竞争优势。
作为目前市面上获得融资额最高的共享雨伞企业,共享e伞尽管在天使轮获得的1000万元人民币属于自有资金,但赵书平在5月份接受证券时报·创业资本汇记者采访时就表示,对于数额太小的投资,他们不需要。而在他们开始投放雨伞一个多月后,线下的广告模式似乎也开始了落地。
“我们已经跟湖南的滴滴公司签订了广告合作的合同,将在雨伞上面印刷他们的广告。另外,我们跟华为也建立了合作。设计整把雨伞的广告费用,目前是30块钱一把伞。”赵书平说。而共享e伞的成本,在一个月时间里,也从原本的90元下降到60元,相当于做一次广告,成本就回收了一半。
赵书平告诉证券时报·创业资本汇记者,7月4日在南宁投放的共享雨伞,就已经印刷了企业的广告,其告诉记者广告主公司名为“四野服装”。但记者查询企业资料发现,“四野服装”应为“深圳四野服饰有限公司”,该公司股东信息中显示,赵书平出资比例超过99.9%。
而和共享单车一样,到用户量巨大的时候,共享雨伞用户的押金会是很大一笔钱。目前,大多数共享雨伞厂商会向用户收取29元~50元的使用押金。如果以30元计算,倘若有1000万用户,押金就会达到3亿元。赵书平就告诉记者,7月10日开始,共享e伞将进行升级换代,届时押金将从现在的19元提高到29元。
创业者坚信项目“很靠谱”
对于雨伞的使用费,赵书平表示,使用费是企业收入的来源之一,但绝对不是主要来源。而这大概也是他不太在意雨伞“丢失”的原因之一。
网上有个段子,说“某繁华路段,最近出现了一批共享雨伞,共计3万把,押金19元,半小时收费0.5元。可投放了没几天,雨伞就全部被人拿回家。这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,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。9.9元一把的伞卖19元,几天时间卖3万把。最主要的,这还是无人销售”。
赵书平说:“一把伞的成本如果按照60元计算,每小时1元使用费,60个小时就可以回本。就算每把伞每天只用1小时,也只需要60天。”他说,用户始终是在为使用权付费,最终还是会归还雨伞的,财产还是在自己手上。“让市民带回家,用机械锁就是方便他们传递使用。而且很多用户自己未必能一直记住密码,传给朋友使用之后朋友也不一定会记住密码,我们设计的时候就想到这个营销的方法了。这样才能体现出便民,而且共享的东西本来就有一定公益性。如果每一笔都强调使用费,那不是共享,而是租赁。”
JJ伞每12小时收费1元,如果用户借伞后不归还,JJ伞会进行提示。“有人说你何必呢?他不还你押金就不用退,相当于卖掉了。”张世民说:“我们是共享雨伞,我们不是卖伞的。”
而对于资本遇冷的状况,有创始人直言“没觉得”。“6月2号的时候,我跟朱啸虎(金沙江创投基金合伙人)在深圳的京基100单独见面,当时他说要投我们天使轮,我们没同意。”赵书平说,因为当时公司天使轮已经关闭了,因此他劝说朱啸虎投A轮,对方表示等共享e伞的数据出来后可以考虑。
“我们预计下半年会开始A轮,需要准备300万到500万的用户注册量,A轮融资目标额在3亿到6亿元人民币左右。目前我们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,已经有40万注册用户,相对其他共享产品来说,速度已经不错了。从来没有人说我们无桩共享雨伞项目不考虑,深圳还有一些机构在跟我们接触,准备要投资我们A轮。”赵书平说。

>> 更多相关信息:
在百度中搜索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    在好搜搜索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
在有道搜索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          在搜狗搜索一伞难觅的共享雨伞被指“不靠谱” 创业者却说“你不懂”


烽火台

QQ:9229998 5352559

请所有会员信息发布时严格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规定,我们拒绝任何违规信息!投诉邮箱:5352559@qq.com